【社会实践】关于开展“青春实践展风采,强国兴农勇担当”中国农业大学2025年“稼穑之路”寒假社会实践的通知

2025-01-02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鼓励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结合我校实际,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我校“双甲子”校庆,特制定“青春实践展风采,强国兴农勇担当”2025年中国农业大学“稼穑之路”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具体如下:

一、实践主题

青春实践展风采,强国兴农勇担当

二、参加对象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全日制在读本科生、二学位、研究生

三、实践时间

通知发布日起至2025年2月22日

四、实践内容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共设置两个专项,学生需围绕其中一个专项进行立项并开展实践活动。

“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项和“凝心聚力,共迎百廿”专项为自行组队申报,鼓励以团支部、学生艺术团、学生社团等为单位发起实践,围绕相关选题深入开展各项实践活动。

(一)“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项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吹响了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当代青年是与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理应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派和实干家。本专项鼓励同学们利用寒假机会,感知家乡变化下的中国式现代化成果,深度挖掘中国式现代化在家乡当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感悟中国式现代化在家乡发展中的显著成效。

1.“共富之路”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本专题鼓励同学们深入基层,以线上查阅、走访民众、实地考察等调研方式了解我国近年来取得的共同富裕方面的成就,感悟共富之路上的成功经验与现实问题,寻找解决思路,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添砖加瓦。

2.“城乡融合”专题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专题鼓励同学们探究家乡在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实现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3.“美丽中国”专题

建设美丽中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重点在于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本专题鼓励同学们聚焦家乡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尤其是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等方面,探究施行的举措及带来的影响。

4.“科教兴国”专题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本专题鼓励同学们深入了解家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方面的突出成就,具体在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积极做法和社会影响。

5.“文化育人”专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本专题鼓励同学们探索家乡在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突出表现。

(二)“凝心聚力,共迎百廿”专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校建校一百二十周年,是团结全校师生、各界人士尤其是全国各地校友向心力,汇聚强大磅礴力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刻。校友是学校的骄傲,是社会的栋梁,是引领青年同学价值观念、就业导向的榜样模范。本专项鼓励同学们联系家乡校友(中国农业大学校友办可协助同学们联络校友),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倾听校友声音、了解校友事迹、感受校友情怀、传承校友精神。

五、实践要求

1.“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项和“凝心聚力,共迎百廿”专项实践活动以团队形式开展,团队人数3-8人,实践时长不少于5天。

2.各专项立项与结项材料提交要求见2025年中国农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材料提交要求(附件1)。其中,面向所有实践小队(含个人专项)征集“贺新春”和“双甲子校庆”祝福视频,要求在2025寒假社会实践开展期间,同实践地人员、校友等一同录制祝福视频(视频录制具体要求详见附件1),在全国各地,在新春佳节之际送上诚挚祝福,在12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送上美好祝愿。

3.每位同学最多参加一项社会实践项目。

4.团队实践项目至少需要一位指导教师。

六、活动流程

(一)项目申报(2024年12月31日-2025年1月6日)

参加“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项和“凝心聚力,共迎百廿”专项的同学需按要求自行组队,并由项目负责人在校内平台“1808社会实践项目管理(2025寒假社会实践)”模块中申请立项,提交立项材料截止时间为2025年1月6日23:00。

(二)项目审核(1月7日-1月10日)

校团委将组织项目专业评委对申报项目进行初审,校团委结合初审意见确定立项成功名单,并于2025年1月10日前在校团委官网公示。

(三)项目实施(1月12日-2月22日)

各小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计划到实践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校团委将与各团队进行定期接洽,了解实践进展状况,并做安全提醒。实践小队应按实践要求做好过程性影像留存、新闻稿撰写、地方媒体联络等宣传工作。

(四)项目结项(3月上旬)

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校团委将在官网发布结项通知,各项目按照要求,从“校内平台—办事大厅—我申请的—在办事项”中找到待办事项提交材料(无需在“1808社会实践项目管理(2025寒假社会实践)”模块重新发起申请),建议各项目在开学前准备好结项材料。校团委将组织对结项材料进行评审,对合格的项目进行公示。

七、注意事项

(一)守牢安全底线,做自己安全第一责任人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务必以保证安全为首要前提,合理规划实践行程,做好安全预案,详细了解实践地的环境、交通、天气的客观条件,如有不安全风险应当立即暂停实践,当好个人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严格从官方渠道获取实践通知、联络实践安排,仔细甄别信息的真实性,严防各种类型的电信诈骗。学校将为“我眼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专项和“凝心聚力,共迎百廿”专项的所有社会实践团队购买保险。

(二)合理安排活动,科学合理推进实践工作

团队项目可跨专业组队,发挥不同专业优势形成互补,明确调研领域、研究方法,团队成员间应科学分工,明确职责。项目一旦成功立项,不允许再增加队员,如有特殊情况,已申报队员可临时退出。

按要求完成实践内容、提交实践材料并通过结项审核的项目,成员可申请认证寒假社会实践学分,通过认证的同学将获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课程——寒假社会实践1学分(寒假社会实践学分不可重复获得)。课程无需在教务系统进行选课,结项后个人提交的学分认定申请经校团委审核通过后,统一将通过名单上报本科生院。寒假社会实践学分认证工作将另行通知。

实践团队提交的最终结项材料必须真实,如若作假一经查实,取消项目及团队所有成员学分认证资格。

(三)拓展宣传渠道,彰显农科学子实践风采

在实践过程中,各项目应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发掘活动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及优秀典型,鼓励实践成员视频、照片、故事、纪实等丰富形式展现实践风采,并通过微信公众号、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活动宣传,彰显农科学子的实践风采。

八、关于本次社会实践的几点说明

1.请还未修够思想政治学分的同学们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参加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或其他的志愿服务等活动。

2.为保证同学们安全有序地参与社会实践和及时接收有关信息,请烟台研究院有意愿参与本次社会实践的同学务必扫码进入“2025年烟台研究院寒假社会实践联络群”,qq群二维码如下。

附件:

附件1:2025年中国农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材料提交要求.pdf

附件2:2025年中国农业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提交材料模板.zip


联系人:周雨辰

联系电话:17853806908


共青团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委员会

2025年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