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部 报道
3月21日,研究生党总支在威海刘公岛开展“以史明志,吾辈自强”主题实践学习活动。来自研究生处与各学院的52名师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参与本次学习。
刘公岛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东隅屏藩”“海上桃源”“不沉的战舰”之称,是北洋水师的诞生地,甲午战争的古战场。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来刘公岛学习这段历史,以史为鉴,长鸣警钟,更能提醒我们发奋图强、砥砺前行。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和刘公岛博览园。博物馆以北洋海军提督府、水师学堂等清代建筑为主体,详细介绍了北洋海军筹建、成军和发展的过程,是海军提督丁汝昌的驻节之地,也是国内唯一保存完好的军事衙门。陈列馆内复制了大量甲午战争时期的武器装备,还原再现了多个写实人物塑像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革命先辈身上所体现的伟大抗战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甲午之殇乃中国民族近代历史上的深重灾难之一,通过实践学习,重温了革命先辈们面对外敌入侵誓死捍卫我国海疆主权的伟大壮举:李鸿章赤胆忠心,“以一人敌一国”;丁汝昌陷入绝境宁死不屈,以身殉国;邓世昌舰伤弹尽仍指挥若定,“有公足壮海军威”……振奋人心的英雄事迹让同学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思想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工学院研究生党员倪亚婷:通过赴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学习实践活动,追溯中华民族对复兴的渴望、对救亡的努力,我深刻体会到无数英勇战士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们要继承他们伟大的无私奉献精神,要坚守共产党人不怕困难、奋勇争先的品质,要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性光芒在实践中闪耀。
人发学院研究生党员张立生:甲午海殇,国耻勿忘。走进威海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时间仿佛倒回至1894年,馆中所陈列的每一物,似乎都在叙说这段屈辱历史,有慈禧太后盛办寿宴、不批军费的愚昧,有北洋水师避而不战、殁于一役的嗟叹,有民族英雄壮怀御敌、死而不降的气节,更有泱泱大国落后挨打、割地赔款的耻辱。馆中呈现了许多的史实、文物、事件和细节,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历史在这里沉思”是馆中纂刻的一句肃穆警言,让我深感共鸣的同时也深受启发,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的新时代青年,吾辈,当立志,当奋进,当自强。
信电学院入党积极分子许常昊: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以及大量油画、雕塑等艺术展品,我仿佛置身于百多年前那场惊涛海浪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甲午战争悲壮惨烈和军民的爱国热情。甲午战争是一次沉重的挫折,同时也是一场重大转折。战败的强烈刺痛,惊醒了沉睡千年的中国人。无数志士仁人为了追求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在屈辱中奋起抗争,在苦难中不懈探索,走上了救亡图存之路。刘公岛给我上了一堂从未如此深刻的历史课!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以史为鉴,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电学院入党积极分子常晗:梁启超所言:“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战争的硝烟已经平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却应有这样一种精神: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以史明志,吾辈自强。唯有铭记历史,弘扬民族气节,方能脚底踏实,迎接未来的诸多挑战,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身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应当学习历史,铭记历史,主动承担民族复兴之任,历史永远向前,吾辈断不可忘,要更加努力学习、奋发图强,让祖国在繁荣昌盛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各位同学认真学习了甲午战争屈辱史,领略了革命前辈誓死不屈的奋战精神,对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新时代青年党员,我们应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青春力量!(供图:王新通 供稿:王新通 倪亚婷 张立生 许常昊 常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