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 | 知农爱农兴农,62支社会实践小队助力乡村振兴

2023-09-03 浏览次数: 字号:[ ]

学生工作部(团委) 报道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责任使命,不断深化党史、团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农林高校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显著优势,鼓励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我院自六月至九月组织开展了2023年暑期“三下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共有480名学生参加,组建了62支小队,分别奔赴山东、四川、福建等省份开展实地调研、农事操作、产业助农、文化下乡、红色宣讲、农业科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各实践小队在乡村大课堂中,不断增强兴农本领,做到解民生、治学问、办实事,充分展现了农大学子的爱农、兴农、强农情怀。

探索发展经验,赋能乡村振兴

致行小队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深入烟台莱州市朱旺村,追溯美丽乡村发展道路,探索朱旺发展经验。实践期间,小队通过走访调研朱旺村书记、朱旺村民、产业负责人等,了解了朱旺村在党建引领、产业振兴、文化建设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总结形成朱旺经验调查报告,发表人民日报、凤凰网等媒体新闻,宣传推广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实践小队与朱旺村书记开展实践座谈

稼穑兴农小队前往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开展实地调研,探索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耿店模式。小队通过访谈全国人大代表,即耿店村书记,了解了耿店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划。随后,小队采取村民访谈、种植户访谈、文艺演出、调研当地农业科技园区、人才培训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多种实践形式,总结耿店村蔬菜大棚产业发展壮大的经验和教训,探讨耿店模式。

实践小队与耿店村书记开展座谈

新农人三涧溪乡村调研强农实践团队深入山东省三涧溪村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小队通过实地考察调研、预约人物访谈、参观创业区块链等方式,整体了解了三涧溪村的产业发展、党建以及村风民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探寻三涧溪村振兴秘密,增加了小队现实学习动力,明确了作为农大学子的社会责任。

实践小队调研创业园区

深入基层一线,兴办惠民实事

“扬五四精神,聚乡村振兴”实践小队依托烟台市“高校-乡镇党校合作联盟”,在烟台栖霞市代家村举办系列公益服务活动,开展“二十大赋能乡村振兴”理论下沉宣讲,宣传推广代家村非遗文化,直播销售特色农产品。驻村十余天的社会实践得到了当地领导和村民的认可和好评,为村民带去了满满的幸福感。

实践小队在代家村举办公益服务活动

“大铁牛驻村实践小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乔楼村和青岛市莱西市牛溪埠新村开展驻村实践活动,探索新时代农村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贡献农大智慧。小队成员实地考察农业产业,走进农田与村民热切交流,感受到新时代农村的生活现状及发展的累累硕果;亲身体验网格化办公室办公流程,为办公区域提供卫生保障。小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研学活动,发掘当地潜在资源优势,结合村民提出的问题,积极为村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

实践小队成员参与村务办公

留住乡村记忆,振兴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深入了解并记录真实的乡村文化、历史和生活,“留下记忆”实践小队前往山东省济南市郑家寨村开展以“留住乡村记忆”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小队成员通过采访郑家寨村书记、幼儿园园长、村卫生员等,了解了郑家寨的发展历史;走访当地村民,收集了乡间童谣。通过新媒体应用,小队记录了村庄发展历史和童谣,保留了村庄记忆。

实践小队走访村民收集童谣

“阡陌见闻记录者”小队在烟台牟平区尺坎村开展记录乡村实践活动。小队成员驻扎乡村一线,与村民吃住同行,围绕村庄基本情况,构造三十余条脚本,进行拍摄剪辑,以“纪实”的方式对尺坎村进行最直接、最原始的记录,并搭建以“农大生下乡记”为主体的新媒体矩阵,涵盖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以及微信视频号、公众号。现今视频在抖音已有十万的播放量,且在其他各大平台均取得正向反馈。

实践小队剪影

深化学习成果,提升振兴实效

漳州实践团联合漳州市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先后前往漳州高新区靖圆办沥阳村、福建源兴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九湖镇百花村及水仙花海等12处调研点开展实践,与当地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开展访谈调研,深入了解当地乡村振兴进程与成果,并依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建言献策。实践团在生态治理、人力资源开发、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文化遗产申报等方面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与意见,获得了村民和企业负责人的一致好评。

实践小队实地参观调研

赓续奋进队赴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小队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了屏山县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参与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电商直播,学习了基本电商直播技能;与村委会开展座谈,深入交流了当地农业经济现代化多样化发展、助农人才培养、新时代农科学生使命与担当等问题。

实践小队学习电商直播

传承非遗文化,感受经典魅力

“寻脉非遗”实践小队进驻福建漳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闽南非遗匠人及全社会一道,助力闽南非遗文化的“C位出圈”。实践期间,小队成员深入探访各非遗文化实践地,走向台前幕后,躬行学习体验;与非遗从业者以及企业家们深入学习交流,汲取权威建议,全面了解非遗传承,探索极具闽南时代特色的传承非遗与实现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

实践小队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开展座谈

“延乡村‘技’忆,燃振兴‘活’力”社会实践小队走进山东省青岛市,探寻地方戏曲茂腔和柳腔如何通过文化振兴为当地乡村注入生机与活力。通过采访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三级演员,实践小队了解到,茂腔和柳腔剧团积极探索文化创新的道路,在剧目选择、舞台呈现等方面进行了现代化的尝试,将古老的故事融入现代社会情境,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传递传统价值。实践期间,小队成员跟随表演老师学习戏曲招式,感受到了地方戏曲传承人对戏曲文化的热爱,领略了非遗魅力。

实践小队与戏曲工作者开展座谈

传承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

筑巢引凤小队前往潍坊市临朐县赵家楼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当地红色革命文化,牢记先辈历史,传承红色精神。小队深入走访赵家楼村,了解当地基本发展情况和红色革命文化;参观基层党组织陈列馆,共同观看红色纪录影片,接受思想洗礼,感悟初心使命;拜访革命先烈——高奋故居,深刻领悟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精神。

实践小队观看红色影片

青年助农小队前往临沂市蒙阴县烟庄村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感悟沂蒙老区红色革命历史,传承“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红色精神。小队参观沂蒙六姐妹纪念馆和孟良崮纪念馆,感受到了沂蒙妇女们对战争做出的贡献和爱国热情,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参观结束后,小队成员在展馆前宣誓,要弘扬好沂蒙精神,铭记红色历史,争做青年先锋。

实践小队参观红色纪念馆

除此之外,源泉猕猴桃推广调研小队深入淄博市博山区麻庄村猕猴桃园,考察猕猴桃产业的优势与不足,助力源泉镇猕猴桃产业迈向更高层次;乡土生态守护团前往烟台市东泊子村开展系列环保实践活动,助力东泊子村生态宜居建设;同心振乡队探访济南平阴玫瑰产业,深入了解产业扶贫状况;海韵小队以烟台市海洋牧场和青岛市渔村为中心,通过实地调研了解海洋事业环境治理、海洋产业发展、海洋科技应用等方面的情况;葡水先锋小队前往东营市汀罗现代农业产业园,探访园区企业和养殖户,专研虾类养殖知识,深入探索了东营市盐碱地的利用途径,共同为园区内南美白对虾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研究院实践小队的同学们始终牢记“解民生之多艰”的校训,把专业知识与乡村实践紧密相连,躬身向乡村这个大课堂学习,不怕苦不怕累,用青春和汗水为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供图供稿:吕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