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烟院 | 《烟台日报》:启动“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双引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专项研究生助力烟台乡村振兴

2024-07-25 浏览次数: 字号:[ ]

来源:烟台日报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立足烟台,以人才下乡服务产业振兴,近期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烟台专项研究生以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为双引擎,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作为中国农业大学设在山东的教育科研机构,积极奔走在校地合作服务社会、科研创新助农发展的路上。农村发展专业烟台专项硕士研究生系统学习了农村发展、乡村治理、农村公共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加之烟台基地研究生在烟台市乡村振兴局实习过程中对烟台市农村产业发展有了总体了解。在此基础上,烟台研究院人文与发展学院立足于服务烟台市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开展服务活动,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实际行动服务烟台电商和文旅产业,促进学生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发挥所学所长助力烟台市“三农”发展。

2017年,烟台市委组织部牵头在全市的党建工作中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工作,发展规模逐步从百村示范扩至覆盖千村。作为一个海滨城市,烟台不仅有仙境海岸,更有着悠久的农业历史以及丰富的资源禀赋和区域特产,近年来,烟台市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具有烟台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在烟台研究院师生看来,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是烟台市乡村振兴中产业振兴的“双引擎”,对于实现产业兴旺具有重要意义。烟台专项研究生自成立以来,便积极参与烟台市电商和文旅建设,以学术研究和切身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投身于“双引擎”的建设发展当中,汇总烟台专项研究生近年来针对烟台市电商和乡村文旅所做的服务和成果,对今后更好开展产教结合、学以致用有良好指导借鉴作用。

2020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硕(烟台专项)研究生分批来到烟台市开展岗位实践,助力烟台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双引擎”—农村电商与乡村旅游。

农村电商发展

》》海阳市邵伯村:打造“软枣猕猴桃+电商”,带动农户增收

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农村发展专硕(烟台专项)研究生团队来到邵伯村,通过“农产品+直播电商”方式,解决了该村猕猴桃销路问题。

研究生团队通过对当地的农户关于猕猴桃的销售渠道、价格和利润的现状以及开展电商运营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调研。结合当地农户的实际情况,研究生团队制作详细的授课计划,重点为村民讲解电商运营的步骤和方法,并对猕猴桃的生长环境,采摘过程等进行拍摄记录,为其制作特色宣传片。

通过和村两委沟通建议瞄准电商渠道,打通线上销售,引进邮政、顺丰、极兔、中通等快递公司,打开了范围更广的销售渠道。

村民通过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将猕猴桃推广到全国大部分地区。600余亩软枣猕猴桃,进入盛果期后预计收入可达4000万元,其中集体收入约560万元,村民户均分红3.4万元。同时,产业园可为周边各村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

研究团队通过对成功案例的分析,提炼出了以乡村为特点的电商发展模式。该模式强调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打造品牌,通过故事化营销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同时,建议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站点,提供包装、物流等一站式服务,降低农户的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2023年7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乡村振兴邵伯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海阳市邵伯村举行。

乡村旅游发展

》》新思路盘活红色资源,红色文旅打响知名度

四年以来,针对乡村旅游工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烟台专项研究生,分批次赴战场泊村开展岗位实践工作,为村庄注入了新活力,为发展贡献了新思路,为村庄重塑了新业态。

以海阳市战场泊村红色文旅工作建设为例,烟台专项研究生助力旅游资源开发。深入挖掘烟台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设计特色旅游线路和产品,提升乡村旅游吸引力。挖掘战场泊村背后蕴含着丰富多彩、特点鲜明的红色传统文化,及大量文化、历史、艺术、民俗等文化资源,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融合。成立红色故事采访小组,深挖红色资源、查阅历史文献、调研红色遗址、拜访抗战老兵,将村内的红色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面,推出“三同党性教育活动”党史系列宣讲,将“乡村振兴”情景式党课搬上舞台等等,致力将战场泊村打造为鲁东地区党性教育、红色研学的理想场所,唱响村庄红色主旋律,描绘革命老区新画卷。

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宣传推广烟台乡村旅游,扩大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烟台专项研究生以为期八个月的岗位实践契机,通过新媒体新方式,做好战场泊村文化宣传工作,打开战场泊村走向大众的大门,如战场泊村特色民宿宣传视频拍摄、战场泊村红色旅游基地公众号运营、战场泊村红色旅游基地旧址区维护、战场泊村老党员慰问记录、战场泊村民宿区人居环境卫生维护、战场泊村民俗区广告文案设计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