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烟台日报
味道鲜美的海肠是烟台饮食中的特色菜,如何将这道美味保鲜运送到全国各地,打开更广的市场销路?专业领域有了技术成果。近日,记者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了解到,学校海洋与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刘春娥所在团队,以单环刺螠(海肠)为切入点,取得了对海肠保鲜及再加工技术的研发成果,进一步助推产业发展。
刘春娥(中)
从教17年的刘春娥以水产品加工及品质控制为研究方向,已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提到海肠,她直言,单环刺螠(海肠)是山东省地方特色水产品种,是烟台的地理标志性产品,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然而,海肠的地域性却很强,主要以鲜活品进行销售,加工品很少。“对水产品来说,大部分人喜欢吃鲜活的,怎么能更好地运出去,减缓运输过程对品质的影响?”在这个想法的促使下,2015年,刘春娥所在课题团队,以单环刺螠为切入点,致力于对海肠育苗、养成、收获以及加工保鲜等环节技术的改进提高,对其全产业链的各环节开展研究。在广泛总结水产品相关加工手段和方法后,刘春娥带领课题组成员借鉴“预制菜”即食、即配、即烹理念,与山东通圆共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戴特食品有限公司等开展合作研究,分别开发了单环刺螠罐头食品及其生食产品。
同时,为了促进地方性特色资源能够进入省外市场,她发现,保活运输过程的品质控制以及加工品的开发势在必行。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由于受季节和海肠自身生理特点等方面的影响,加之此前研究领域中缺乏相关研究内容,刘春娥直言“走了不少弯路”。“虽然养殖技术在不断突破,但海肠市场受季节影响很大,做实验时原料难找并且价格较贵。在实验中,由于海肠属于低等生物,在进行低温麻醉时其生理指标变化较难判断,经常会出现误差。”刘春娥回忆,团队在摸索中反复试验,由于水产品高营养和易腐性等特征,水产品安全和品质的控制是水产品采后的关键问题。课题采用低温麻醉保活运输、保鲜剂辅助保活运输以及微冻保鲜技术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在山东蓝色海洋科技股份公司、烟台东宇海珍品有限公司等示范应用。在刘春娥看来,水产品经过运输环节和贮藏环节,其品质的有效保持是水产产业链末端最为核心的技术,相关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产业效益的进步,更是全行业档次和水平的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