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用爱前行——校园十佳服务标兵

2022-04-29 浏览次数: 字号:[ ]

资源保障部 报道

“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经处室推荐、资源保障部评选、研究院审核等环节,评选出了鲍玉霞、林海彬、王秀君、赵庆新、郭贤丰、李闯、孙成玉、秦翠红、杜树祥、杜辉10位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授予“十佳服务标兵”的荣誉称号,以展示新时代烟台研究院一线员工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带动身边人。

鲍玉霞

安保是守护着校园安全的第一道防线,鲍玉霞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保安员。疫情期间,鲍玉霞主动请缨,24小时守在二道岗的一个不足4平米的值班室。 “不漏一车一人,是我们坚守的底线”。鲍玉霞用行动诠释了“没有从天而降的盖世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林海彬

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到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从专业消防员到科班出身的校园平安守护者,对林海彬来说,改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职责。林海彬以高度的责任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保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王秀君

“孩子,有事找阿姨”这是王秀君最常对同学们说的一句话。对于王秀君来说,宿管不止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责任,谁说只有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对于晚归的同学们来说,大概站在宿舍楼里橘色灯光下的王秀君,就是“平民英雄”吧。

赵庆新

在教学楼、行政楼、宿舍楼、双塔楼……我们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赵庆新。一个人扛起了校园封控区内的垃圾清运工作。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每天早起晚归的他没有请战书和责任状,只有一句“没有事儿,俺能干完”。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代表的是他对职责的坚守。他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美丽的校园环境,为我们守卫这一方净土。

郭贤丰

郭贤丰已经从事餐饮工作三十多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采购人员,他一向认真又严谨,尤其重视食品卫生安全及质量,在疫情期间,把关更是严格。每日工作12个小时以上,没有停歇,也没有抱怨。或许他的工作不被人所悉知,但他确是校园抗疫中不可缺少的一员。

李闯

对于在外求学的同学们来说,李闯师傅的饭菜,带来的是家乡的味道。“闯王”是同事们给他的绰号,敢想敢闯,勇于创新是他职业精神的体现。作为一名学生食堂的主灶厨师,他工作中努力钻研,将自己从大师那里学来的知识,用于菜肴创新,不断改进烹饪技术。疫情期间,每天延长工作时间,克服各种困难,带领班组成员,增上新菜品,用心为师生做好每一餐,让师生在校内吃上可口的美食。

孙成玉

大地万物还未完全苏醒的时候,孙成玉便开始了她一天的工作。自2020年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身背20公斤的消毒液进行消杀作业,已经成为了孙成玉的日常工作。在做好行政楼保洁工作的同时,她积极参加校园环境保洁,春天扫沙尘,夏天除杂草,秋天扫落叶,冬天清积雪。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校园美容师”的职责和担当。

秦翠红

秦翠红是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的一名服务员。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始终以她的执着、坚强、责任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原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我院国际交流中心酒店一直是烟台市的知名酒店,这与秦翠红团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密不可分。

杜树祥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这场战“疫”中,杜树祥这对父子一直奋战在一线。杜树祥非常爱钻研,可谓是能工巧匠、全能型维修达人。他钻研制作的保洁工具,又轻巧又方便,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杜树祥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双手、智慧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也诠释着普通工人的工匠精神,影响着身边的每一名员工。

杜辉

正可谓虎父无犬子,杜辉是杜树祥师傅的儿子。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杜辉对维修可谓是颇有心得。年轻人脑子活,阔思路、提效率,冬季供暖和夏季制冷,杜辉都想出了一套节能减排的好办法,使得本年度的暖气费用节省了约18万元,为学校的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杜辉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在腊月三十阖家欢乐的日子,也一直在岗保运行。坚守岗位,不辞辛苦,也许这就是他对父亲可贵品质的继承吧!

微光虽渺,万丈成炬,他们在各自的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或是母亲,或是儿子,但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美好校园的守护者”。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他们在负重前行。正因为有这样一群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才能确保校园正常运行、师生正常生活。(供稿:姜晓楠 崔俊健 供图:周景涛、魏欣、卜文慧、李欣芮、顾嘉莹、李文璇、袁昕、刘玥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