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 | 福建漳州:助力闽南非遗文化“C位出圈”

2023-08-14 浏览次数: 字号:[ ]

学生工作部(团委) 报道

文明弦歌不辍,非遗葳蕤生香。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精神,增强服务“三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7月13日至7月20日,“寻脉非遗”社会实践小队进驻福建漳州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闽南非遗匠人及全社会一道,助力闽南非遗文化的“C位出圈”。

小队闽南非遗匠人合照

小队成员先后深入探访福建省漳浦杨跃宗芗剧团、漳州市韩瑞宗木偶剧团、漳州木偶保护与传承中心、漳浦县天福茶博物馆等实践地,走向台前幕后,躬行学习体验,问道非遗事业的当下与未来;与芗剧团杨跃宗团长、漳州市布袋木偶传承中心副主任梁志煌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法国斯特拉斯堡国家戏剧中心客座教授杨亚州教授等非遗从业者以及企业家们深入学习交流,汲取最权威、最有效的建议,全面了解非遗传承。小队成员既感叹于非遗匠人们择一事,尽一生的崇高情怀,也渐渐找到了一条极具闽南时代特色的传承非遗与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小队成员向芗剧演员学习请教芗剧知识

寻脉小队深入当地知名芗剧剧团调研实践

小队为芗剧产业发展设计文创logo

小队对省级木偶雕刻传承人杨君炜老师进行专访

寻脉小队参观漳州木偶艺术展示博物馆

寻脉小队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亚州教授座谈

小队参加市文旅局和市图书馆联合举办木偶脸谱体验营

小队积极推动“非遗+校园”活动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小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文化振兴是根本。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激活传统乡村之魂,要在实践中找答案。应因地制宜地找到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的结合点和落脚点,让更多的“非遗+”在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激发文化创新发展及其产业实践更多的活力。以非遗的经济价值、美育价值、社会价值助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生态振兴。以本次社会实践为契机,稼穑青年们必将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上,赓续贡献出更为强大的青春力量!(供稿:乔同雷 供图:卢钰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