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 报道
孙海宁,女,中共预备党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学年GPA和综测排名2/152。现任职于校党委学工部易班团队,获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三好学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奖学金、知农爱农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优秀志愿者、校优秀社会实践个人等荣誉,已推免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硕博直通深造。
厚植情怀
孙海宁组织创办乡村服务社“青春红桥”、志愿招生社“海纳新潮”,多次协助开展高校招生宣讲会,切实发挥“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模范作用。此外,她密切联系群众,共赴60余个乡村,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区报到和实习工作10余项,将“自找苦吃”落到实处,所在团队被评为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练就本领
孙海宁获国家级创新创业竞赛奖1项、省部级9项、校级4项。参与中国智库建设等科研项目12项,参编中国农业大学首份团史、北京大学专著、清华大学专著,提高科研与交流能力。她深入社会治理基层问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CPCI国际会议论文,以知识生产贡献青年力量。此外,她将小我融入大我,曾实习于中国外文局,助力国际交流;实习于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协助统筹全国性抽样调查。
孙海宁表示,由衷感谢学校和老师的培养,希望赓续“解民生之多艰”,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尽绵薄之力。
彭博,女,中共预备党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1级本科生。本学年成绩排名1/152,综合测评排名1/152,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等荣誉。
以学习为先,日积月累取佳绩
彭博学年总GPA达到3.99。她认为只要能坚持成长的心态,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并最终成功。
以诚实相感,服务师生甘奉献
彭博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在后勤基建党委和后勤保障处为农大学子量身打造的综合服务平台“后勤小生”担任助管团成员兼任媒体部项目组成员,协助负责运营CAU后勤小生公众号,农大企业号后勤服务专栏,作为编辑发布多篇高质量推送以及设计五一劳动节、毕业季特别企划文创,在勤工俭学中帮助在校师生解决生活大小事。服务绝不将就,做农大权益领袖。任本学年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同时作为班委协助团支书工作,公管213班取得校优秀班集体、精神文明奖等荣誉称号,这些学生干部经历充分锻炼了她的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
以实践为本,知农爱农肯创新
彭博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学科竞赛,在挑战杯、互联网+、美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获得奖项若干。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在邯郸市共青团委青年发展部担任实习生,实习期间获聘邯郸市招才引智推介官,被评为返家乡先进个人。
彭博表示今后一定会继续坚持不懈,力争上游,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做新时代的奋斗者”的要求,勇立潮头,继续谱写新的青春华章。
在中国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求学路上,黄成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青年学子勤学善思、知行合一的精神品质。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她在2023-2024学年以优异的学业成绩(GPA 3.98/4.0)展现了扎实的专业功底,更以丰富的科研实践经历展示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以实践促成长,用行动践初心
在科研道路上,黄成欢展现出独特的创新能力和钻研精神。她独立完成的"碧泽明天计划——南平市太平镇水保园青少年公益生态研学项目",深入挖掘地方需求,提出了极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最终斩获北京市挑战杯铜奖的佳绩。同时,她积极参与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研究,在数字经济领域贡献自己的智慧。
实践育人,知行相长
作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的学术部成员,黄成欢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参与设计追踪问卷,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她在2023-2024学年中,始终以实践为标杆,不断锻炼自己。她的实习经历横跨社科院、证券公司和ESG数字科技领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黄成欢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专业培训下,了解了课题的实践开展,报告撰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黄成欢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在服务国家、回报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乔昱钧,男,中共预备党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学年GPA排名7/150,综合测评排名1/150。曾任烟台研究院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公管221班班长、终点辩论社副社长,获中国农业大学三好学生、烟台研究院学生干部、崇德先锋奖学金等荣誉。
明“德”尚贤,责任在肩
任职学生干部期间,乔昱钧参与策划、组织研究院文体活动40余项,参与制作并在青春烟院公众号上发表推送88篇,获得阅读量60000余次,帮助所任职的学生组织拿下“优秀学生会”“优秀班集体”“优秀团支部”及“优秀社团”称号。
“智”“体”并举,向善求“美”
乔昱钧学业方面,参加强农杯、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学科竞赛,获得3项省级奖项;辩论方面,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校辩论赛亚军、烟台研究院院辩论赛季军;体育方面,积极参加“奥华杯”、春秋季运动会等体育竞赛,获得2项运动项目冠军,体育课成绩均获得满绩。
实践不懈,“劳”得真知
乔昱钧本学年内参加北京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4所高校共计5项调研及实践活动,足迹遍布全国8个省份,获得中国农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二等奖。本学年担任电商232班班级助理,并积极担任迎新、运动会等活动志愿者,本学年志愿时长达80小时。
王佳豪,男,共青团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曾任公管221班生活委员,文经团总支组织部副部长,大二学年总GPA3.89,排名5/150,综测排名3/150,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学而不辍 笃行求进
王佳豪深耕专业领域,学而不辍,各学期学习成绩均位列专业前列。课余时间,他不断充实自己,分别以567、510分的成绩通过英语四六级。他也积极探索竞赛领域,获得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三等奖、正大杯全国市场调研大赛三等奖。
继往开来 笃行不怠
入学来,王佳豪一直担任公管221班生活委员,积极配合老师工作,协助同学们各项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帮助班级获得了“优秀班集体”称号。来烟以来,王佳豪扎根文经团总支,努力传播红色精神,筑牢精神根基,总策划了雷锋月系列活动并协助进行了若干团务活动。
立志求坚 扎实科研
王佳豪注重提升自身科研素养,独立一作的身份发表一篇专业论文,还参与了特别资助URP项目一项,前往烟台全市三个区实地考察了近百名外卖骑手。参与了由自然资源部的自然资源资产研究项目,并作为主要人员完成了项目子课题。
雷霆雨露,俱是天恩。王佳豪将始终以一颗常心,步步扎实,上下求索。
王雅琪,女,共青团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GPA排名6/150,综合测评排名5/150,任烟台研究院团委融媒体中心设计组干事、公管222班纪律委员。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笃学敏行,志攀高峰
王雅琪潜心钻研,刻苦学习,积极参与我校URP项目提升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以唯一作者身份独立发表公共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参加如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等多项A类赛事并取得省级荣誉2项,若干项校、院级奖项。
严于律己,精业善为
王雅琪坚定政治立场,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并严格要求自己,任职团委融媒体中心设计组期间主要负责团属网宣平台青春烟院的审核运营,并设计了研究院团属宣传系统的识别标识系统,打造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了研究院的独特魅力与青年学子的青春活力。
知农爱农,躬身笃行
王雅琪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的“青年人要有自找苦吃的精神”,连续两年前往广西支教,支教事迹被我校官媒、广西新闻网等十余家媒体报道,在校内外获广泛影响。她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希望以自身之力奉献社会服务人民,志愿北京服务时长达508.5小时。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王雅琪始终坚信,只要怀揣信念,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的目标。她以实际行动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干中彰显了青春本色。面对未来,她表示将继续扎根大地、忠于奉献,争做“强农有我”的时代新人!
范乐,男,中共预备党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学年GPA排名1/150,综合测评排名4/150。曾任公管223班班长,公管233班院聘班级助理,现任青春红桥大学生乡村振兴服务社副理事长、公管223班科创委员,曾获军训标兵、学业一等和二等奖学金、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院海外交流项目优秀本科生奖励等荣誉,曾连续两年荣获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三等奖等奖项。
夯实学习基础,坚定理想初心
范乐始终坚持把学习成绩排在第一位,学年GPA3.94,位于专业前0.67%,综测成绩99.22,位于专业前2.67%。课内积极做好学习规划,课外积极参加URP等科研项目,未来还将以此为基础,扎实进步。
投身学生工作,甘于服务奉献
范乐积极参加学生工作,担任班长的两年时间里,做好沟通驻京办、文经学院与同学们之间的桥梁工作,推动着班级各项工作稳步前进。
情系稼穑三农,全面创新发展
范乐积极参加有关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2024年两次分别前往四川省绵阳市芦溪镇和烟台市莱山区院格庄街道开展暑期实践活动,在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中不断磨砺着自我;他还积极参加学校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国际交流项目,在暑期访学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化学术素养。
范乐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道路中还将继续脚踏实地、力争上游,在锐意进取的求学之路中作出自己无悔的选择!
潘思锦,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2级本科生。学年成绩排名4/150,综合测评排名2/150。曾任国旗班组织部成员、人文与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部委员、公管225班班委。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共青团员、三好学生等荣誉。
博学善思 笃行不怠
潘思锦同学思想上进,严于律己,主动思考,勤于发问,学业扎实;课外时间积极参加学科竞赛,积累科学素养,曾获“强农杯”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奖项;参加学院URP科研训练项目,针对农业股份合作社发展进行实地调研,提升科研能力,培养了严谨踏实的科研态度。
坚守信仰 敢于担当
潘思锦同学深知身为国旗班成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用实际行动升旗护旗,敬党爱党;在文经团总支,负责社会实践有关的事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全心全意为同学们服务;加入青春红桥社团,延续学院党建项目“红桥计划”,开展四次院村代购活动,累计金额约3500元,为村庄发展贡献力量。
格物致知 实践求实
潘思锦同学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时长115.5h,如“大学生义教志愿者”、“社区服务志愿者”等;多次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深入田间地头,进行乡村调研,从民风民俗到农业发展困境,一一洞察于心,理论知识与农村实景相融,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博学笃志,深耕专业领域;切问近思,传递人文声音。潘思锦脚踏实地,勇于挑战自我,她坚信,驰而不息,一定可以到达心之所向。
张雨晨,女,共青团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2023-2024学年绩点3.84,专业排名4/125,综合测评排名2/125。曾任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干事,现任文经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部干事,曾获国家奖学金、学业一等奖学金、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博学笃行 审问明辨
张雨晨在2023-2024学年绩点3.84,以A及A+的成绩完成了13门课程。她深知保持自我航道的重要性,确保自己的节奏不被裹挟,不断寻求并利用各类学习资源,稳扎稳打,持续进步。
知行并进 助力振兴
张雨晨积极参与了首都高校“千人百村”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北京市平谷区峪口镇桥头村,致力于服务乡村振兴。她深入调研低保和养老政策,走访低保户家庭;积极参与玉米种植与电商售卖,助力农产品推广;提出花园式村庄建设意见,为村庄美化出谋划策。
拼搏奋进 全面发展
张雨晨曾获“外研社·国才杯”英语写作校赛三等奖,“强农杯”创业竞赛院赛二等奖,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二等奖,通识教育作品征集大赛(课程论文组)优秀奖,校团委金色的希望配音朗诵比赛三等奖,校园手绘大赛活动优秀奖。
奉献爱心 传递温情
2023-2024学年,张雨晨担任校团委社会实践部干事,在办公室值班期间积极对接同学,负责通知并解答关于社会实践答辩、学分认证等相关问题,参与梳理并评定优秀个人、团队、成果,审核并评定主题征文等。她完成了知行团校的结业,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她的志愿时长达到83小时,覆盖多个领域。
拥抱更多的可能性,久久为功,事以密成。对于未来,张雨晨表示将继续以 “晨” 字为励,如晨曦温暖明亮,似晨露闪耀坚韧,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王凯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课程绩点和综测均为专业第一,获得2023-2024学年本科生国家奖学金、中国农业大学校级优秀三好学生、学业一等奖学金,获得中国农业大学团体操表演赛、跳绳比赛等奖项,累计志愿服务时长90余小时。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初入大学,她并没有想过保研这条道路,但是她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课业知识,良好的学习态度和自律的优秀品质让她在大一上学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学长学姐和老师的影响下她产生了保研的想法。在学习上她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遇到问题会及时找老师解答或与同学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她还会在课余时间利用线上学习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知识的海洋中不断探索前行。
不啻微芒,造炬成阳
在学习之余,她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她积极的加入了烛光社,在周六周天为小朋友辅导功课,她用温柔的声音录制睡前故事,让温暖的故事伴随小朋友们进入故乡。她还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炎炎夏日,她义无反顾,踏上北上夼村进行大樱桃产业的调研,为当地的农民提出切实可行的种植建议。
面对人生的挑战,她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面对未来的路,她向着彼方的荣光坚定的走去,她将继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为人生漫漫画布填充更靓丽的色彩。